神道教冷知識:厄除與所謂的御祈禱
從小我很喜歡看神話故事。而無論東西方,各種神話故事正是宗教的起源。其實很多宗教裡關於神的描述都有極為相似之處,約莫是與當時代的集體意識有關,不過這個就改天再來聊。
今天跟朋友聚餐,他們問起我日本的安太歲,就半夜裡來囉唆個一篇。
相信每逢太歲年 / 正沖 / 偏沖 等等,不少人為求平安會去安個太歲或是點個光明燈。神道教的基礎傳承至中國的陰陽道,自然也有這樣的服務。大家去日本神社看到的所謂「御祈禱申し込み所」,就是在為大家進行這種儀式的地方。
台灣廟宇的安太歲流程:姓名、住址、生日。
那麼神道的安太歲怎麼進行呢?
那麼神道的安太歲怎麼進行呢?
首先,去「御祈禱申し込み所」提供跟上述一模模一樣樣的資料,然後神職人員會跟你確認你今天想做的儀式內容是什麼,可以是保護你不讓厄運降臨的厄除(這邊的厄運所指內容很廣泛,舉凡車關、水火關、口舌關...,各種層面的厄運),亦或者是緣結、病癒、安產...等等。
流程大抵如下,每一間略有不同:
Step1. 神職人員帶你進入儀式專用的殿。
Step2. 神道相信每個人身上帶有著「穢れ」,所以會用祓串替你除穢。
Step3.奏上大祓詞。類似道教的經文,講得是開天闢地的神話故事,後面則是除穢的咒語
Step4..神職人員開始唸咒。裡面會包含經文,然後向神明稟明X年X月X日生且住在某某地的OOO,祈求厄除。
接著再度祝詞奏上。
接著再度祝詞奏上。
Step5.跟著神職人員二禮二拍手一拜。
Step6.獻上玉串。(一種連枝帶葉的樹枝)
Step7.祈禱到此大抵完成,有些神社神官會帶你進到一般參拜者難以靠近的地方(但其實也不過就是更靠近本殿一點的地方再度參拜而已。很多地方的本殿連神官都進不去的)
Step8.給你授與品。通常包含神饌、神酒、神札、御守。
有些還有神土、神鹽。
神札在家中供奉,類似道教佛像的概念,不過供奉方式極為簡單。神札必須一年一換。神饌&神酒可以食用,而且極為建議要自己食用。食用神饌在神道教裡稱為「直會」,可獲得極大的保佑。
有些還有神土、神鹽。
神札在家中供奉,類似道教佛像的概念,不過供奉方式極為簡單。神札必須一年一換。神饌&神酒可以食用,而且極為建議要自己食用。食用神饌在神道教裡稱為「直會」,可獲得極大的保佑。
這麼算起來,神道教的祈禱算是選項滿多且「禮物」也很多。但是也真的真的不便宜。御祈禱是不能作為觀光行為的,一是尊重問題(神官很認真,所以心態也要慎重才是),二來也沒辦法作為觀光行為啦,大部分的神職人員都不通英語,有些神社的祈禱是會「每天」幫你向主神稟報你的需求的,不通日文申請時就會被擋掉。
留言
張貼留言